為何父母總希望我們聽話?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為何父母總希望我們聽話?
1 為什么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聽話”
1、聽話的孩子很方便
想象一下,在家里有一個聽話的孩子真的可以省去成年人很多身體和精神上的麻煩。孩子們聽你的話,你不必生氣地和孩子們爭論。如果你讓他學繪畫,他就不會學鋼琴。如果你讓他吃蘋果,他就不會和你爭論,想要冰淇淋。因此,許多父母試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馴化他們,并訓練他們成為聽話的人。與此同時,我們繼續(xù)使用諸如“聽話”、“聰明”和“明智”之類的詞來表揚孩子并加強他們的行為。讓孩子們逐漸明白,如果他們想被父母和老師認可、表揚甚至微笑,他們需要聽話。所以孩子們服從了,每個人都省下了麻煩。
2.控制是一種好感覺
人們感到不安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失去了對事物的控制。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的各個方面都得到控制,父母會感到安全。我記得以前看過中文版的《屋頂公告》,也就是說,孩子們站在屋頂上,父母站在舞臺下,孩子們向父母傾訴心聲。一個十幾歲的男孩沖他的母親喊道,“我再也不吃雞蛋和蘋果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的愿望實際上是不吃蘋果和雞蛋,這表明父母的控制已經(jīng)達到非常嚴格的水平。父母的聲音是這樣的:孩子,你不能選擇吃什么,因為你不知道營養(yǎng),不知道自我控制;孩子們,你們不能偷偷記日記。我也會讀它,因為如果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會覺得不安全。這種“聽話”的教育給父母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2 |幾個真實故事
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在八年的工作經(jīng)驗中,我接觸了許多與教育有關的實際案例。我想告訴你一些發(fā)生在我周圍的小故事,從中我們可以理解“聽話的孩子”的聲音。
1.這個聽話的男孩長大了,成了一個媽咪男孩
去年,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孩子去咨詢。這位母親五十多歲,他的兒子三十出頭。在整個談話過程中,是母親主動陳述了孩子的問題。她說:“她的孩子從小就非常聽她的,整個成長過程都很順利。這孩子被一所好大學錄取,畢業(yè)后成功地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目前,生活很好。唯一的問題是孩子們每天都很懶散,沒有活力,也沒有年輕的精神。她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擔心孩子患有抑郁癥??粗赣H嘴里的孩子,整個人癱倒在沙發(fā)上,幾乎不說話,好像在聽母親講別人的故事。在隨后的磋商中,我單獨與他進行了磋商。每次我談到不同的話題,他的開場白都是:“我媽媽說。?!懊慨斔劦揭恍┖侠砘ㄗh時,他會說我必須回去和我母親討論這個建議,然后才能作出決定。當被問到自己的想法時,他會說我沒有想法。我媽媽負責所有這些事情,然后我就照做。當一個30歲的成年人做出所有的選擇和決定時,他仍然和他的母親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這真令人難過。當然,他的婚姻也很不幸福,因為所有的女孩都想找一個負責任的男人,而不愿意接受一個穿著成人外套的大嬰兒。他的母親控制著他孩子的所有選擇,從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到職業(yè)選擇和婚姻。從小男孩的時候起,孩子們就被完全馴化為聽話的孩子。他們不需要有意見、想法或選擇,因為所有這些都是經(jīng)過安排的,只需要嚴格執(zhí)行。在他30年的成長過程中,他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他從未出現(xiàn)在自己的足跡中。這樣的生活怎么能負擔得起利息呢?所以他會表現(xiàn)得懶洋洋的,變得毫無生氣。
2、從小就很聽話的女孩,但從不快樂
我的一個好朋友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聰明聽話的女孩,她的父母和老師都非常喜歡她。她的父母經(jīng)常驕傲地說:“我女兒非常聽話,很少讓我們擔心。與其他家庭的頑皮孩子相比,我們尤其感到欣慰?!钡俏业呐笥逊浅S憛挕奥犜挕边@個詞。她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她每天上班時,她的兒子都會捉弄她,讓她媽媽呆在家里和他一起玩。每次她想起她的童年。那時,她的父母也很忙。晚飯后他們仍然不得不出去做生意,而且常常很晚才回來。作為一個小女孩,晚上一個人呆在家里很可怕。然而,她從來沒有勇氣請父母陪她,因為她一直被教育要成為一個聽話和明智的孩子。要求這樣的請求是不合理的。所以她獨自在家度過了無數(shù)個夜晚。當你害怕的時候,打開所有的燈,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直到你睡著。她仍然害怕黑暗,因為從童年到成年她都沒有陪伴。她非常羨慕她的孩子。當她媽媽去上班時,她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侗疚霓D自上洪蘭談育兒腦心理的博客》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