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親情最可悲的地方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淺談親情最可悲的地方
洞見·朱麗葉我愛你,但你是你自己。
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只有短短10集,卻讓無數(shù)人沉默。女主角凪總是小心翼翼看別人的臉色做事,從不敢有自己的意見。無論誰拜托的任何事,她都有求必應,甚至為同事的失誤背黑鍋;下班后,也時刻關注社交網(wǎng)絡,只要同事一發(fā)朋友圈,立刻點贊;為了男朋友,每天早起2小時,將天生的卷發(fā)拉直。努力成為所有人喜歡的樣子,就是凪的人生目標。然而,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看到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因為老家刮臺風,凪回家看望獨居的媽媽??墒牵驹诩议T口,卻完全沒有要與媽媽久別重逢的喜悅,猶豫再三才按下門鈴。一見到媽媽,馬上堆出營業(yè)式微笑。房前屋后檢查了一圈,凪發(fā)現(xiàn)臺風帶來的影響,并沒有媽媽描述得那么恐怖,而媽媽卻好似不經(jīng)意地提起舅舅來家里說的話:“因為臺風的影響,把家里翻新一下比較好。女兒在東京這么有出息,何不讓女兒來盡盡孝心呢?”此時的凪,平生第一次有了夢想:開一家洗衣店。她的錢,只夠交這家店的押金。她鼓起勇氣,求媽媽將裝修推后。媽媽的回答,給了凪致命一擊?!皼]關系,我會試著低頭到處借錢,搭上我這條老命一點點還錢的。去追求你的幸福吧。畢竟,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甭犕陭寢尩脑?,凪一陣窒息,沉默良久,出門將自己所有的錢,轉(zhuǎn)入了媽媽的賬戶。而她朝思暮想的洗衣店,無法開業(yè);自己也陷入了無存款無工作的狀態(tài)。故事的開頭,覺得總是堆著一臉假笑、處處委曲求全的凪,好無趣啊??吹酱颂幉琶靼?,原來她的自我意志早已經(jīng)被媽媽用感情的繩索,一點一點地凌遲了。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書中講到:“情感勒索能深切擊中我們內(nèi)心的要害。他們深知我們十分珍惜與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我們的弱點,更知道我們心底深處的秘密。一旦無法達成某些目的,他們就會利用這層親密關系迫使我們讓步?!焙每蓱z啊,那個被愛勒索的孩子。
《小歡喜》中,單親媽媽宋倩生活的全部意義,都是為了女兒。
“你是媽媽的一切!媽媽從來沒有覺得,你離開了媽媽的身體。你是我最重要的人,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樣的呀!”宋倩不僅經(jīng)常向女兒表白,甚至會因女兒與前夫在一起更開心而吃醋大哭:“你現(xiàn)在是不是喜歡你爸,不想跟媽媽在一起了?”逼得女兒無奈發(fā)誓:我當然更愛你??!為兒女犧牲了一切的父母,生活中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意義,只好不斷向兒女索取愛,來填補內(nèi)心的空洞,緩解自己的憂慮和恐懼。世上沒有一種情感,比父母之愛更綿密。也沒有一種關系,比父母子女之間的愛恨糾葛,更復雜。曾經(jīng)有一則“賣房送女留學卻嫁老外,父母崩潰”的新聞。父母賣房湊錢送獨生女兒出國留學,并與女兒約法三章:不能和外國人交往,不能嫁給外國人,畢業(yè)之后就要回國。結(jié)果女兒不僅留在美國工作,更要同外國人結(jié)婚了。父親傷心欲絕,揚言如果女兒不回國,就與她斷絕父女關系。旁人相勸:孩子有出息,是好事啊。老父親哭出了心聲:“辛辛苦苦幾十年,給別人養(yǎng)了一個女兒。唯一的女兒遠走他鄉(xiāng),以后日子怎么過?”原來,這位老父親最憤怒的是:我為你操勞一生,你卻不聽我的話,侍奉左右。蘇珊將這種行為非常形象地定義為“情感勒索”。無論是威脅還是感動,當父母把付出或要求擺上臺面的時候,孩子就已經(jīng)陷入勒索之中。所以,朱雨辰只好天天喝媽媽凌晨4點半起來熬的梨汁,盡管他更想喝白開水。當袁姍姍爸爸說,“她不結(jié)婚沒關系,只是我走的時候會很遺憾就是了”,在場的子女無不恐慌。父母用愛困住孩子,令他們動彈不得,只能以“順”為“孝”,回報父母的恩情,寬慰這一顆“我這輩子都是為你活”的心。
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女孩,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生活起居,樣樣打點得無微不至。用媽媽的話來說:“自從生下你,媽媽再也不是自己,而是個媽媽了。”媽媽不工作,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花在她身上,無時無刻不在監(jiān)視她,操心她的成績,盤查她有沒有談戀愛。她說:“我最怕聽到媽媽的聲音,天知道我有多想逃離她??墒俏姨硬坏簦瑫凶飷焊?。我不是不愛她,不是不想陪伴她,可是每次我看到她時,我的心就會揪成一團,生怕呼吸都是錯的。女孩最后泣血提問:“為什么,她把我生出來,又要用盡全力把我吞噬進去?”多么悲傷的疑問。這樣的親子關系,不再是自然流淌的愛,而是以兒女扭曲壓抑、犧牲自我來成全的回報。被圍困的人生,哪怕看上去再完美,也是千瘡百孔,華麗之下,虱蟲遍地。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女孩。從小到大,每次父母吵架之后,母親就會哭著對她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你一定要孝順媽媽、聽媽媽的話,知道嗎?”女孩說,這樣長年累月的哭訴,讓她將快樂當成罪過。從小到大,每次當自己被逗笑的時候,回頭看到媽媽不開心的樣子,她就覺得特別罪惡,自己的笑容簡直不可原諒。她不敢快樂,因為她覺得自己過得好,是對媽媽的背叛。慢慢地,她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盡管成年后,她學業(yè)有成,工作順利,可是風華正茂的她,卻時常感到人生倦怠,甚至了無生趣。她掛念媽媽,但不想回家;她渴望掙脫,卻心甘情愿戴著媽媽給她套上的枷鎖。在這場情感的拉鋸戰(zhàn)中,沒有贏家,只有傷痛。
心理學家李雪說過一句很經(jīng)典的話:
“若父母對孩子抱怨:我為你付出了一輩子,言下之意就是:我一輩子都沒有愛過你?!睕]有壓迫感的付出,才叫愛。作家劉娜采訪過一個女孩。她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重點大學,畢業(yè)后和愛人一起創(chuàng)辦公司,身價數(shù)千萬后又投身公益事業(yè),常年資助貧困的山區(qū)孩子。這個活力無限的女孩,在單親家庭長大。7歲那年,母親和出軌的父親離婚。在那個視名分高過一切的年代,主動提出離婚的母親,安撫女兒:“這不是你的錯,你不必為此難過?!眴斡H母親,生活種種艱辛,為了照顧女兒,原本前途大好的她,一次次放棄升職的機會。女孩覺得是自己耽誤了母親的發(fā)展,母親笑道:“不是因為你,是我壓根兒對當官沒興趣?!遍L大后,她以為母親一直單身,是怕她受委屈,母親卻笑了:“我沒有再婚,不是為了你,是因為沒有遇到合適的人,不想隨便遷就。”最終,女孩也長成像她的母親一樣平和又努力,溫柔又慈悲的人。有一句話:比遇到愛難得多的,是遇到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亦是如此。孩子,是自帶熱望的生命,他們有他們的路。愿每一位父母和孩子都能懂得:愛一個人,是幫助他成為自己的君主,而不是以愛的名義,將他捆綁成自己的奴隸。我愛你,但你是你自己。這才是關于愛,最迷人的定義。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