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有格局的人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做個有格局的人
沃爾特·米歇爾,生于奧地利維也納。從他家里出來,拐個彎,前面就是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的家。小時候,沃爾特常去弗洛伊德家里玩,看著弗洛伊德坐沙發(fā)上,對客人云山霧罩的忽悠,沃爾特羨慕不已。
他在心里吶喊:長大了,我也要這樣忽悠!
果然,長大后,沃爾特成為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并在上世紀70年代,推出了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棉花糖實驗。沃爾特找一堆小朋友來,每個小朋友面前,放上一粒棉花糖,然后告訴小朋友:如果、如果你能忍15分鐘,不吃這粒棉花糖,那么你們將得到兩粒棉花糖!雖然有這個承諾,但還是有的小朋友忍耐不住,嘴巴一張,啊嗚,把棉花糖吃掉了。有的小朋友,則是堅忍了15分鐘。此后沃爾特也不干別的了,伸手要經(jīng)費:拿錢,我要跟蹤這些小朋友。沃爾特跟蹤這些實驗小朋友一生,他發(fā)現(xiàn),當年那些有忍耐力、等15分鐘才吃棉花糖的,都成就了大事業(yè)。而那些沒有忍耐力的小朋友們,長大后人生就霉摧了,找不到工作,和配偶離婚,人際關系始終處于極度緊張。
于是沃爾特宣布了他的研究結論:
人生就是粒棉花糖,你忍,你忍,你有多忍耐,你的人生就有多精彩。如果你不肯忍耐,你就是別人桌上的菜。這就是舉世矚目的棉花糖實驗。沃爾特憑了他的這項研究,被列為20世紀百位心理學家第二十五位,與榮格、巴甫列夫并列。可以說地位不可撼動了。但是,沃爾特就這么瞎忽悠,總會有人看不過去的。50年后,有人出場,推翻了沃爾特的實驗。
推翻沃爾特棉花糖實驗的,是紐約大學的泰勒·瓦特,以及加州大學的葛瑞格·鄧肯,還有一個權浩男。這三個貨,忍沃爾特很久了,終于有天忍不住,重復了沃爾特的棉花糖實驗。實驗結果,似乎沒太大區(qū)別?!Y論完全相反。
這三名學者依據(jù)翔實的數(shù)據(jù)證明,棉花糖面前孩子們的忍耐力,并非是他們人生的原因,而是他們人生的結果。并不是忍耐力決定了孩子們的人生,而是孩子們的爹媽,決定了孩子們的忍耐力?!獙嶒炛校切┯绣X人家的孩子,打小就不缺棉花糖吃,早就吃膩了。你讓他忍耐15分鐘,忍耐15天他也沒意見,反正家里有太多比棉花糖更好吃的東西。而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沒吃過棉花糖,今天突然見到了,你叫他不要吃,他怎么聽得進去?——此后這些孩子開始人生,富人家的孩子,家里有100個億,被他咣咣咣燒掉99個億,他還是億萬富豪,還是沃爾特實驗中的“成功者”。窮人家的孩子,從爹媽負債累累開始干起,替家人還完債務過上正常生活,可他們在沃爾特眼里,仍然是“失敗者”。所以這個棉花糖實驗,實際上是個社會階層實驗,而不是孩子成長實驗。這就是有關棉花糖實驗的最近研究?!欢绻闵晕⒂悬c腦子,就會馬上意識到,無論是50年前的沃爾特,還是現(xiàn)在推翻棉花糖實驗的學者,他們的研究或認知,其實都是有缺陷的。公眾意識不到缺陷,被他們牽著鼻頭走,那是因為公眾的認知,缺少了格局概念。
50年前的沃爾特,或是現(xiàn)在的學者,他們的認知錯在哪兒呢?讓我們從格局思維說起。啥子叫格局思維?老子在他的《道德經(jīng)》第三十五章中說: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所說的執(zhí)大象,不是讓你去牽頭大象來,大象鼻子那么長,豈會讓你亂牽?執(zhí)大象,是格局思維的第一步:
第一步:大局觀。
就是看問題的時候,先有個以全人類為主體的大局,不僅包括參加棉花實驗的孩子,也包括了沒參加這個實驗的孩子。不僅要包括窮爸爸,富爸爸,也要包括窮孩子,富孩子。但凡你的觀察中少了一個,結論一定會離譜。
第二步:分格觀。
分格,就是根據(jù)不同的要素,把人類分成不同群體。比如分成事業(yè)有成的,事業(yè)一塌糊涂的,有忍耐力的,沒忍耐力的,家窮的,有錢的,高顏值的,相貌普通的。分好之后,進入第三步。
第三步:格局觀。
就是在局中做格,將不同人群排列分析。分析之后,你得到的是這樣一張圖圖:看了這張格局圖,你就會恍然大悟。沃爾特真的是在忽悠,而推翻他的理論的人,也是在忽悠。事實上決定人生成就的,就看這孩子有沒有創(chuàng)造力,跟吃不吃棉花糖沒關系,也跟爹窮媽富沒關系。窮人家孩子,也有事業(yè)有成的。富人家孩子,不乏雞飛蛋打的。如果忍耐力就是人生事業(yè)成敗關鍵,窮人對痛苦的忍耐力最強,怎么就沒見他們改變命運?如果摒棄本質,照著這些學者的方法瞎搞,我們甚至可以得出矮個子容易成功,顏值低更容易成功之類的結論。而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所謂的研究根本幫不上你,只是雞賊學者撈取實驗經(jīng)費的技巧。
當一個人沒有格局觀的認知力,就會被表象問題所迷惑。西方還有一個極經(jīng)典的實驗,教授找來一組學生,給他們看張照片,說照片上的人是位頂級思想家。孩子們看了就得出結論,看這人睿智的雙眼,堅定的下巴,就知道他是人類文明的希望。然后教授再招一批學生,還是看這張照片,但這次告訴孩子們說,此人乃一窮兇極惡的變態(tài)殺人魔。孩子們看了照片,果斷得出結論,看這人冷酷無情的雙眼,殘忍的下巴,就知道他是人類文明的敗類。同一個人,同樣的要素,卻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就是因為低維的認知,習慣于在毫無關系的要素之間建立邏輯。
最近網(wǎng)上有樁極有意思的事兒,有位大哥,前段時間失業(yè)了,就坐在家里苦思破局之策。他找到的法子,是進入小眾市場,搞些水族來賣。大哥先是進了些金魚,結果慘遭鄙視,因為養(yǎng)金魚是水族市場最低端的。無奈大哥再砸錢,進入上游的熱帶魚市場,然而再遭殘忍鄙視,因為上游還有海水魚。大哥再進入海水魚市場,又慘遭頂層錦鯉階級的殘酷鄙視,最后大哥砸鍋賣鐵,抵押房子賣掉車,天價進了兩尾錦鯉,才發(fā)現(xiàn)這條漫長的鄙視鏈,實際上是為他量身打造的,就為了引他最后來接盤。這就是迷失于表象之人,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的殘酷案例。如果大哥稍有認知格局,斷不會被人牽著鼻頭走進溝中。我們總是說,做人要有大格局。我們不斷重復這句話,其實并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大格局實際是一種極簡高端思維,掌握這種思維方法并不難,無非不過是先局而格,要素排列。這種思維說出來,三歲的孩子都能聽得懂,聽懂并不難,難的是有意識的經(jīng)常對自己進行訓練。因為我們天性就是對表象有著不可救藥的迷戀,所以才會被沃爾特那些聰明的學者,玩弄于股掌之上。所以才會有天價買錦鯉的大哥,成為擊鼓傳花游戲中最后那個接盤者。我們讀書,我們學習,不僅要從書中汲取那些有價值的,更需要格局洞穿力,從書本營造的虛像中走出來,這才有助于我們事業(yè)成長。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