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須堅守的底線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父母必須堅守的底線
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家長就要同他們的各種不合理要求做斗爭了。大冷天的,她死活要穿短袖連衣裙;不要他爬高,他非要爬到飄窗上玩;明明還生著病,不給吃冰淇淋就滿地打滾這個時期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間就從天使變成了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讓人分分鐘崩潰。孩子長大了,變得有主意了,有時就會讓家長感到非常為難:面對他們的小執(zhí)念和各種要求,到底該怎么正確地跟孩子說「不」?
今天我們就請葉壯老師好好說說。兩三歲開始,孩子叛逆很正常兩三歲時,孩子的大腦正處于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時期。孩子的大腦正在快速建立新的神經(jīng)聯(lián)結(jié),到 3 歲時,孩子大腦中某些特定區(qū)域的神經(jīng)聯(lián)結(jié)甚至已經(jīng)增長了 2~3 倍。從神經(jīng)連通性的角度來看,兩歲孩子的大腦極為活躍,盡管還達不到青春期時的活躍水平,但這種「頭腦過熱」的狀態(tài)也是他們在這個年齡段顯得叛逆的原因。除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在高速發(fā)展,他們還會采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了解、試探別人跟自己的不同,甚至挑戰(zhàn)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而這么做的原因,其實并非刻意挑釁父母,他們只是在學習生命中重要的新知識罷了。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僅僅是說「不」這么簡單盡管孩子叛逆挺正常的,但對于他們的不合理要求,我們還是要拒絕的。但是「不」僅僅是「不」,只有加上共情、解釋與指導,才能給拒絕賦予更大的價值。
態(tài)度好一點,說「不」的時候藝術(shù)一點
跟外人都挺客氣的,但對家人,尤其是孩子,我們都習慣特別直接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行!不可以!不要!每當孩子做出叛逆的舉動時,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拒絕是下意識的,沒有想一想:孩子是不是真的提了一個不合理的要求?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感到好奇,他想多看看、多摸摸多碰碰,但是大人可能很難理解孩子這種對萬物的好奇。所以家長要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地替孩子想想他這么做是不是天性使然。
可以否認孩子的行為,但千萬別否認孩子本人
我們可以跟孩子說:這樣做不行喲!這樣做不可以呀!吃這個肚子會疼的哦!但是千萬不要跟他說:你每次都這樣!說了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改?你這孩子老是這樣任性,如此淘氣!我們可以否認孩子的行為,因為行為畢竟是比較好改、能夠糾正的。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行為有誤,并知道該怎樣做才對以后,只要愿意改,那立刻就能「改邪歸正」。但如果我們上來就給孩子的人格定了性,說他是什么樣的人,那就不太好辦了。因為大人和小孩心里都知道,想改變?nèi)烁窨刹荒敲慈菀?。倘若你在說「不」的時候很愛給孩子附贈一個標簽,那就很容易激發(fā)孩子「我反正就這樣了」的對抗行為,甚至逼得孩子「破罐子破摔」。
3.不要讓孩子認為犯錯誤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很多家長為了強調(diào)犯錯誤的嚴重性,總是會跟孩子表達出「你犯了錯誤,是你不好,這樣做給家長丟人」的態(tài)度。讓孩子因為犯錯而產(chǎn)生羞恥感,是很多家長的慣用招數(shù),但這招好用是因為孩子在乎我們,也在乎他自己在我們眼里的形象。當這種在乎變成我們要挾孩子的資本時,孩子就會產(chǎn)生一種錯誤的社交模式:過度迎合與取悅自己在乎的人。這不是什么好習慣,不管是在幼年還是成年以后。
以盟友的姿態(tài)說「不」,嘗試現(xiàn)身說法
最好的約束,是幫助孩子進行自我約束。家長應該更多地去跟孩子交流「如果你這樣做了會怎樣」,然后再跟孩子共同得出最終的結(jié)論。這樣一來,你就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共同得出了「讓我們不要這么做」的結(jié)論。很多家長在管理孩子的時候急于跟孩子「死磕」,但我們更應該擔當?shù)慕巧?,其實是老師、教練、顧問、軍師,甚至是馬仔。我們跟孩子是一伙人,不是交戰(zhàn)雙方,我們不是為了跟孩子「死磕」才站在孩子的對立面上的。成人比之孩子,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經(jīng)驗,如果我們給孩子講講故事,現(xiàn)身說法地聊聊自己的經(jīng)驗或教訓,其實也是非常可取的技巧。
5.跟孩子「約法三章」,丑話說在前面,而且要讓孩子自己說出來
孩子的有些「不正當要求」往往在「正當要求」之后才提出來。比如孩子想看動畫片,其實這要求挺正當?shù)模@個年代,哪個孩子哪天不看會兒動畫片呢?但是如果這個孩子看了 20 分鐘,說「還要看」,看完又說「還要看」,這就有必要約束了。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掌握「約法三章」的技術(shù):丑話說在前面,而且要讓孩子自己說出來。我們在孩子提出要求之前,先跟他一起約定:想吃糖?可以!吃多少呢?想看電視?可以!看多久呢?「約法三章」不僅是成人之間打交道的好辦法,跟孩子打交道也一樣適用。你跟孩子說好的約定,讓孩子自己親口說一遍,才能成為有效力的約束。總之,說「不」是有藝術(shù)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說「不」需要額外的共情、解釋與指導,才能真正有效。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有拒絕孩子時需要技巧,還有很多問題都是家長不得不面對,卻又很少能做對的,如情緒問題、社交問題等等。而這些問題又恰恰決定了孩子在未來,是否能成為一個充滿自信、具有社交能力又獨立自主的個體。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quán),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