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怎么辦?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孩子厭學怎么辦?
學習是不需要逼的,但考試技巧是需要練習的。學習好和考試好是兩回事。拿我和我老公來舉例,我是學習好,他是考試好。學習好的孩子就是喜歡學習。我小的時候,老是求著我媽給我上這個班上那個班。問我為什么喜歡學習,本質(zhì)上,我就是一個喜歡倒騰的人,覺得學習新事物,很有新鮮感。我老公則不同,他爸媽是學校老師,可能是這樣,他其實不是很有學習興趣的人,但是他很會考試。他父母一天到晚盯著他,讓他做「別人家的孩子」,后來也確實挺爭氣的,24歲就拿到博士學位。這個閃光點,讓他出了社會還有甜頭可吃。老板一看履歷,還以為寫錯了。結(jié)果呢,我這種學習好的孩子,就成了那種沒偏科,但每科可能也就前10%的那種孩子。所以在應試教育下,我的學習歷程倒也很順利。每次要大考前,我總覺得,應該都會吧,沒有什么題目覺得困難的,但我大概就是磨題刷題不夠,每次第一都不是我。我老公是會考試的孩子,那種刷題刷刷過。我沒有認識他之前,以為自己還蠻會考試的,后來才知道,哇,人與人之間,還真的不同。所以剛認識那會,還挺崇拜他的。然而,時間一長,就覺得不對勁了,怎么這個人做事這么沒有彈性呢? 家里的杯子,總是擺在同一個地方,如果你把你的杯子放在那里,那么他看也不看,就拿起來喝。像是這樣子的事,不勝枚舉。后來我才意識到,這和考試的思路是一樣的,你需要每一次都準確地做出完美的答案,中間是差錯不得的。后來,米米納納的功課,大部分我管,要考試了,爸管。因為學習好和會考試,這兩件事還是蠻不一樣的。
學習要好,講求的是「三力二心」,三力是后天培養(yǎng)的,二心是先天就有的。
1.節(jié)奏感=思維力+知識力+自制力
2.批判性思維=好奇心+耐心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講得就是思維力和知識力。這二力就像兩條大腿一樣,缺一你就沒有辦法前行。自制力,就是我們所謂的自律。自律不是無極限地死磕自己,自律是掌握張弛有度的節(jié)奏感,在生活中養(yǎng)成快得起來、慢得下去的習慣。人不可能像機器人一樣連軸轉(zhuǎn),自律不僅僅包括工作,還包括休息。有了這三力,則不只學習,其他事情,也是同樣能搞定。而好奇心和耐心,則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把實在在的好奇心、注意力、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對某種事物發(fā)自內(nèi)心的持久而專注的熱愛,都給消磨殆盡了。其實如果有三力二心,不止學習,人生里的每一道關卡,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做父母的,我們要做的,不是逼孩子學習,而是發(fā)展孩子的三種思維力、知識力及自制力,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及耐心。
考試能力呢,則是另外一個課題。要發(fā)展的是「尋找最短路徑及最佳解」的能力。打個比方,你怎么系鞋帶的呢? 對于每天都要做的事,是不是很容易就把他流程化? 其實考試也是一樣的,為什么要刷題,要寫錯題本,要拼速度? 因為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尋找最短路徑及最佳解。這個時候,什么學習的樂趣,好奇心,耐心等等,得放在一旁,因為這些和你的考試成績無關。那么,考試成績和什么有關呢? 跟你抓考點和弱點的能力有關。一般大家都說要用題海戰(zhàn)術,然而我覺得做題不應該像搞軍備競賽一樣,而是應該透過做題的練兵,切實提升戰(zhàn)斗力。大部分做題沒有效果的人,常常犯的毛病,就是求生欲不夠強。如果考試是一場戰(zhàn)役,做題就是演習,如果你在做題的時候,動不動就翻看答案或問人,看完問完之后,自以為懂了,接著再往下去做,這樣子的效果是不好的。我們應該要審慎地評估知識點的重要性。知識點的重要性取決于「出題頻率」和「出錯頻率」?!赋鲱}頻率」就是考點,而「出錯頻率」就是你的弱點。
如果我們簡單畫個4象限:
A象限:考點+弱點
B象限:考點+非弱點
C象限:非考點+非弱點
D象限:非考點+弱點
A象限的知識是考試頻繁考察的重點,同時又是自己薄弱的地方,顯然是提高考試成績的關鍵。我們應該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攻堅」,進行集中專項練習,取得突破,會大幅提高考試成績。
B象限的知識點雖然也是重點,但是我們已經(jīng)掌握比較好了。所以平時練習如果遇到這樣的知識點,復習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就可以節(jié)省時間少做這類題目。
C象限的知識點不是重點,掌握的也很好了。平時做題如果遇到,就要果斷跳過,根本不浪費時間在上面。
D象限的知識點不是重點,掌握的也不好。如果我們希望考試得高分,可以在突破A象限的知識點之后再學習D象限的知識。逼孩子學習,看上去真的是一件有點悲哀的事。說明了父母不知道提升成績的方法,只能一直催著孩子放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在學習上,寄望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但是這不是治本的方法。除了應試教育之外,人生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孩子要有競爭力,不是硬逼著學習,就能行得通的。希望上面的思路,能夠提供一點幫助。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